找到相关内容29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龙树中观学与比较宗教哲学----以象徵诠释学为比较模型的考察

    primary symbol),则吾人可说「欲望」是佛教的根本象徵。整个佛教的哲学体系与实践体系,都以欲望及欲望之对治为中心。龙树与契友三人以隐身术遁入宫,侵凌宫女,乃由於他们认为「世间唯有追求好色,纵情...

    林镇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441215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六)

    ,虽有眷属、常乐远离,虽复饮食、而为禅悦为味,入诸淫舍、示欲之过,至博弈戏处,辄以度人。从表面上看,他是一个妻妾成群、锦衣玉食,赌博看戏、好色狎妓的生活糜烂的人,其实不然,实际上他是一个外示贪欲、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741919.html
  • 佛教与艳诗

    ,不作深究。其中有楚骚开创的香草美人以喻仕途之希望与失望传统的影响。而唐代男女情感生活上的开放、自由,也是艳诗在“君子好色而不淫”的名义下,大量出现的原因。以上面提到的诗人为例,他们多与僧人往来,王维...

    陆永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0842621.html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下集)A

    好比说男女爱漂亮,叫作好色,色相的色。色法的另一意思是物理的、物质的,在我们人来讲,我们这个四大(或者说五大)所构成的有形身体,就属于色法的范围。你们读佛学书碰到这两个字的时候,自己要注意分辨它的意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243588.html
  • 佛法救世主义——民国十六年夏秋编(2)

    菩萨天眼清净,过于人眼,见诸众生,生时、死时、好色、恶色,善趣、恶趣,随业而去。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,成就语恶行,成就意恶行,诽谤贤圣,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,身坏命终必堕恶趣,生地狱中;若彼众生成就身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044320.html
  • 沈家桢著:《金刚经》的研究(3)

    而且自己不难觉察,也容易体会得出在滋长自己的“我见”“我相”。照我个人的经验,我列举若干,以供各位参考:自慢、自大、自赞、好胜、好吃、好赌、好色都是习气;好和人争论,欢喜批评人,欢喜受人恭维,不愿接受...

    沈家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544333.html
  • 君主法规论(1)

      卑劣之徒罗刹女,不能视为希有处。  具有智慧通经论,福德广大品行高,  此土国境之庄严,是故君主当喜之。  正士喜爱具德者,劣者喜猎爱盗诈,  好色之徒爱娼妓,吝啬之人爱财食。  浊世君主大多数,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144413.html
  • 北园别馆与开元寺

    响屧”、“  277  脂”、“馆娃”、“霸图”、“王孙”、“宫院”、“歌管”、“舞衫”等词句来看,就可以明了齐同知系以蜀王望帝杜宇好色来譬喻,而娄守备是以吴王夫差筑馆娃宫藏西施来比拟,两人都认为郑经所...

    卢嘉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0244686.html
  • 《菜根谭》圈点

    身后之身,宁受一时之寂寞,毋取万古之凄凉。  春至时和,花尚铺一段好色,鸟且啭几句好音。士君子幸列头角,复遇温饱,不思立好言、行好事,虽是在世百年,恰似未生一日。 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,又要有段潇洒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845404.html
  • 慧净法师书信集(1)

    为目的,更非要人注重人天的福报,因为人天的五戒十善是世间法,尚有污染、非解脱道。  但话要谈回来,世上有谁真正具足五戒十善的功德?虚假不实、嫉妒谄媚,贪财好色、自私自利惯了的众生,业深障重,烦恼强盛。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246007.html